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中心 > 热点调查 >

热点调查

微信红包 互联网金融战役的阻击战

 一、微信红包 “珍珠港偷袭”

    2014年1月26日 “微信红包”上线,以熟人社交圏和游戏性得到病毒性传播,短时间内俘获了大量用户,春节期间大放异彩,在移动支付、互联网金融、O2O、社交网络甚至银行领域引发了广泛讨论。

    在此之前,新浪微博的“让红包飞”、支付宝的“讨红包”、360搜索的“领红包“,都在以各种方式发放红包,但是都没有微信红包这种爆炸式增长的态势,用户在领取微信红包之前的期待和之后的兴奋感更无以复制,微信红包借机绑定用户银行卡,也让互联网金融一哥”支付宝“再次有了危机感,马云吐槽微信红包犹如“珍珠港偷袭”。

二、 互联网金融战役理财产品打头阵

    2013年6月17日阿里支付宝推出了“余额宝“,奠定了互联网金融发展的里程碑;2013年12月18日,百度推出理财产品”百发“;2014年1月15日,腾讯推出理财产品微信“理财通“。互联网三大巨头短时间内同时发力互联网金融,揭开了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的大幕。

    从理财产品入手的互联网金融,建立在2个有供需关系的迫切需求之上:一方面是以基金公司为代表的资产管理公司对低成本渠道的迫切需求,一方面是草根阶层理财的迫切需求。这两方面的需求结合互联网巨头的庞大用户群,产生了新的共赢模式。

    先吃螃蟹的”余额宝“产品具有购物投资随时转换、较高的年化收益率、一元起存、存取方便等特点,依托大规模、成熟的存量网购支付用户群体,推出之初便受到广大网民追捧,截止2014年1月15日,余额宝规模已超过2500亿元,天弘基金也一跃成为国内资产管理规模最大的基金公司。百度”百发“昙花一现之后逐渐淡出公众视野。借助微信的”理财通“上线13个自然日之后,在2014年1月28日资金规模突破百亿,成为腾讯在互联网金融战役中的良好开局。

三、理财产品战火燎原场景应用硝烟四起

    “余额宝”基于近3亿的支付宝实名用户,这些用户都有网络购物、支付经验及习惯,社交关系网络相对松散;“理财通”基于6亿的微信用户,这些用户具有强大的社会关系网络,网络购物及支付经验相对缺乏。鉴于自身特点,支付宝在利用快的打车强化自身支付优势的同时,推出类微信的社交利器“来往”。微信在利用打飞机强化社交性的同时,也利用嘀嘀打车、微信红包培养用户的绑定银行卡、支付习惯。

    理财只是互联网巨头涉足互联网金融的一个开始,培养用户习惯的一个新起点,就像金融业互联网化,正在培养用户使用手机银行一样,方法或者是游戏性,或者是获利性,或者是便利性,或者是游戏中获利,或者是获利同时便利。理财产品已经让我们看到小微用户的巨大潜力,当小微用户的理财达到一定规模,理财产品将面临中小客户的争夺战,中小客户的需求在理财之外还有贷款需求,针对中小客户的金融产品设计是互联网巨头面临的又一个挑战,战火燎原将是必然的局面。

    理财是互联网金融的一个典型应用,其他应用场景如出租车、餐厅、商场、便利店等,也是互联网金融争夺的战场,支付宝和微信已经在出租车软件应用行业展开真金白银的争夺,其他应用场景的争夺应该是2014年的重头戏,微信红包只是打了2014年开年的一场阻击战。

更多>>

常见问题

咨询购买

了解更多,请拨打
021-31122939
固定电话: 021-31122939